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发现至少196个新物种 快讯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2日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共采集植物标本150万余份,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3个新属和
(资料图)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记者2日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共采集植物标本150万余份,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3个新属和196个新物种(包括种下分类群)。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组办公室邀请分类学及中药资源学方面的专家对这些新分类群进行了专家论证。专家认为,这些新分类群的发现对厘清我国生物资源家底、丰富中药资源宝库做出重要贡献。
据悉,3个新属分别为征镒麻属、希陶木属、先骕兰属,196个新物种分别隶属于真菌、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布在57个科114个属中。发表的新物种大多有系统分类学综合证据(包括分子证据),明确了新物种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和位置,保障了发表新分类群的高质量。同时,利用现代分子系统学方法,厘清了分类中的一些分歧,为完善植物分类系统做出了贡献。
这些新发现中,还有对老一辈科学家发现的疑似新物种确认而来的新物种。例如务川人字果,是在对贵州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标本整理中发现一份有疑问的标本后,通过几次实地核查、标本采集、鉴定以及谱系分析,被确认的新种。这些新资源的发现,还还原或纠正了中医药传承中的一些偏差。例如西藏苦枸杞的发现,结合对枸杞子的研究,就厘清了枸杞子从《本草原始》中记载为“味苦、性寒”,到现在《中国药典》中记载为“味甘、性平”的原因。这些发现,推动践行了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根据项目组前期出版的专著《新资源的发现及功效研究》统计,新物种中大概有60%以上具有潜在的药用作用或者中药功效。回答这些新资源能否作为中药、有什么样功效的问题,是项目组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工作,将为扩大中药资源种类和来源提供支持和参考。
2011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产出一系列成果。
标签: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2日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共采集植物标本150万余份,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3个新属和
证券时报·数据宝以股权变动日为基准进行统计,近5个交易日(3月27日~3月31日)共有15家公司股份获重要股东增持,累计增持数量达6044 61万股,增
“秸”尽所能“秆”上淘金湖北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93 9%---近日,在湖北沙洋召开的全国油菜秸秆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现场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农村能
1、2020年7月5日深夜,母亲高烧,急救送辽宁省中医二院就诊,抵后,我回家取日用品暂离,只剩下姐伴母亲,由于就诊发热门
1、按根号键,输入要被开根号的数字,按等号,即可求出一个数字的平方根。2、以下为用卡西欧科学计算器求100的平方根的过程
观象台严瑜一股悲观情绪正在美国社会弥漫。美国《华尔街日报》和全国民意研究中心3月开展的一项联合民调显示,在1000多名受访美国成年人中,80